關顧者定義是你身邊有長期需要你照顧的人,如年老父母、患有長期病的配偶、有特別需要的子女或你長期探訪的長者等。
為何要關顧關顧者?因為要有好的健康才能做一個好的關顧者。關顧是一種多層面的服侍。它包括以下一些情況,如你是關顧者,可檢視你最近對別人作出了什麼關顧:
- 個人護理 (如:沐浴、更衣、如厠、餵藥)
- 交通接載
- 情緒支持及陪伴
- 保障被照顧者家中安全
- 打理家居(如:煮食,購物、清潔)
- 協調及管理別人提供的關顧,如自願機構服務
關顧者應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是否承受太大壓力?」,你可以用以下這個心理問卷來幫助自己評估。
我是否在壓力當中?
我發覺沒有足夠時間休息 是 / 否
我沒有自己的空間 是 / 否
我感到失望或憤怒 是 / 否
我對現況感到有罪咎感 是 / 否
我沒有興趣外出 是 / 否
我常與家人爭辯 是 / 否
我感到自己不足 是 / 否
如你以上的答案中有兩個〝是〞,這表示你可能存有壓力,你可以考慮找別人分擔關顧的工作,以減低壓力。如你答案中有三個〝是〞,這表示你應停一停,找其他人幫助你評估一下,你現時會否承擔太多照顧別人的壓力。
承受太多壓力的表徵
生理上:頭痛、肌肉疼痛、失眠、沒有食慾、容易生病
情緒上:罪咎感、怒氣、孤獨、沮喪、焦慮
思維上:善忘,難於判斷、集中力弱
人際關係上:退縮、責備、易怒、對批評敏感
精神上:感到被異化、失去指望、目標及意義
在此情況下你或需要
- 開放地與家人和社工傾訴
- 從新評估問題,如分類服侍事項的先後次序
- 針對問題尋求幫助,如尋找專業人士幫助
- 與別人互相承擔,成為關顧夥伴
一些成功關顧的原則
- 優先關顧自己
- 明白及尊重自己的限制
- 安排自己休息時間,與家人及朋友共聚
- 獎賞自己做的好事